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二(2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六、课文知识要点   1.*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  本文选自《论语。季氏》。《论语》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。  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;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、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。  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,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、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。  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、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,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。  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“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”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。  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,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

  (10)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俄莩而不知发。

  3.*《秋水》(节选)

  本文书选自《庄子。秋水》。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,同属道家学派。

  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: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,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;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:学无止境,认识无止境,因此不能满足,应努力进取。

  掌握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的写作手法;掌握本文以大量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。

 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:

  (1)东面而视。

  (2)闻道百,以为莫已若者,我之谓也。

  (3)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

  (4)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?

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:

  (1)望洋向若而叹曰。

  (2)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。

  (3)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。

  (4)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

  (5)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

  (6)拘于虚也。

  4.*《谏逐客书》

  本文选自《史记。李斯列传》,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。

 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;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、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;掌握本文排比、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。

 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:自“臣闻地广者粟多”至“此所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”。

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:

  (1)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

  (2)遂散六国之从,使之西面事秦。

  (3)强公室,杜私门。

  (4)举地千里,至今治强。

  (5)所以饰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说耳目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。

  (6)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

  (7)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。

  5.《陈情表》

  本文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。

  了解作者所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个人理由,是为侍奉自幼相依为命、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;体味在当时的社会、历史条件下,这一“抗命”行动的积极内涵。

  掌握本文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的论证方式。

  理解本文夹叙夹议,以情动人的艺术特色。

  了解本文骈、散结合的文体特点。

  掌握沿用至今的成语、短句,并理解其意义。

 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:

  (1)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。

  (2)外无朞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童。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

  (3)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,是以区区不能废远。

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:

  (1)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

  (2)门衰祚薄,晚有儿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