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辅导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。《季氏将伐颛臾》前:“从”;后“在”。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。《寡人于之国也》“和,同”。  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同上。“比”。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《前赤壁赋》“被”。  待用于人者,其肖于器邪?《答李翊书》 引出宾语,不用译出。  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为?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“因为”。  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

  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。《季氏将伐颛臾》前:“从”;后“在”。

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。《寡人于之国也》“和,同”。

  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同上。“比”。

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《前赤壁赋》“被”。

  待用于人者,其肖于器邪?《答李翊书》 引出宾语,不用译出。

  是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为?《季氏将伐颛臾》 “因为”。

  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……《寡人于之国也》“用”。

  斧斤以时入山林。同上。“按照”。

  皆以力战为名。《李将军列传》“凭借,靠”。

  却宾客以业诸侯。《谏逐客书》“来”。

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……《秋水》(“而”之后部分同之前部分,在语意上是连贯承接的。又叫“顺接”。解释“和,就,才……”。)

  万川归之,不知何时止而不盈。《秋水》(“而”之后部分同之前部分,在语意上是转折相反的,又叫“逆接”。解释“却,但是”。)

  望洋向若而叹曰……《秋水》(表示“望洋向若”修饰“叹”,是“叹”的方式。又叫“前偏后正”。)

  胡皆引兵而去《李将军列传》(用法同上句。)

  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《大同》两“其”都解释“他的”。

  货恶其弃于地也……力恶其不出于身也……同上。指代物、事,“那,那些”。

  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,由此其选也。同上。“其中的”。

  与尔三矢,尔其无忘乃父之志!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语气词,“期望”。

  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《季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