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江西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十四(3)
- 来源:
- 江西成考网
- 发布日期
- 2017年04月19日
摘要: 三、词语解释题(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。本大题共10个小题,每小题1分,共10分) 26.谨库序之教。 谨: 27.公伐诸鄢。 诸: 28.南绝幕,遇前将军,右将军。 绝: 29.以此诟远。 诟: 30.闻鸡鸣,即起盥栉。 盥栉: 31.问桃叶渡,游雨花台。 问: 32.黄沙百战穿金甲。 穿: 33.直挂云帆济沧海。 直: 34.东风无力百花残。 残: 35.隔江犹唱后庭花。 后庭花:
36.将军不打仗白白来到边境。 37.在明亮的月光下不忍心回头看故国。
38.在妆楼抬头凝望。 39.相隔千里共赏天上明月。
40.细雨点落在梧桐树上。
五、简答题
41.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,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,也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鞭苔。
42.该曲开头三句: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”,每句都是三种景物,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,对仗工整,因称“鼎足对”(鼎这种古容器就是三条腿的)。
43.主要表现在她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,看重自由恋爱,两人如同并头莲,朝夕相处,永不分离。也表现在对母亲背信弃义、通张生进京赶考的怨恨。
44.又赋就是散文化的赋,一般采取主客问答、抑客伸主的形式;散文句与对偶句交互使用;也讲押韵。
45.贾政素日就不满宝玉常与优价交往,不在仕途经济上用心,以致王府派人来查询、怪罪。贾环借机拨弄是非,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线。宝玉和贾环之间,存在嫡庶之间的矛盾。
六、分析题
46.《再别康桥》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,句式、节式相同,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,一是引入,一是收束。两相呼应,突出了抒发主人公重游旧地,物是人非、感慨万干、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。
47.两节诗句数相同,句式相近,均用叠词,都有“我”、“我走了”、“云彩”等重复使用的词语,自然也有变化。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、音乐美;两节诗关系密切,前呼后应。
48.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,是个不学无术、十分凶恶狡猾的人。
49.显然用了讽刺手法。说赵七爷“一个字一个字的读”《三国志》,还能说出“五虎将姓名”,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出色人物、学问家自居。盘辫子,胡说八道,也是对他的嘲笑。
50.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《论毅力》。
51.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。和结句“成败之数,视此而已”,也是一脉相通的。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,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。
52.运用了引用、比喻的修辞手法。
53.采用了肖像描写、动作描写、语言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。
54.林黛玉十分同情,极为悲痛,“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,满面泪
- 相关“2016年江西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十四(3)”的文章
-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-03-08
-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!2018-02-25
-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-02-25
- 第3期: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-01-05
- 第2期: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-01-05
- 第1期:成人高考介绍2017-12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