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江西成考大学语文预测试卷十六(3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三、词语解释题(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。本大题共10个小题,每小题1分,共10分)  26.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  来:  27.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  成立:  28.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……  原:  29.辟邪说,难壬人,不为拒谏。  壬:  30.因为宇宙大化,刻刻流转,绝不停留。  宇宙大化:  31.茫茫百千万劫。  劫:  32.时日曷丧,予及汝偕亡!  曷:  33.常有兵燹,常有水旱。  兵燹:  34.下所以事上,上所以共神也。  事:  35.请以

成人 28.推原,探究

  29.通“佞” 30.客观世界,大自然 31.梵语“劫波”之简称

  32.何时,古代疑问词 33.战火 34.侍奉 35.赠送

  四、翻译题

  36.别的种树匠人虽然暗中观察他、仿效地。

  37.把你种树之道,移到为官治民上。

  38.大约数十家。 39.因此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。

  40.而如今在哪里呢!

  五、简答题

  41.该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,是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政而获罪,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,游览赤鼻矶后而作,借以抒发郁闷,至于豁达境界。

  42.培根认为读书治学的目的,就在运用。为此,就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,要联系实际,要重视实践。

  43.司马迁通过对李广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他对一代名将的赞赏与倾慕,对其坎坷悲惨的遭遇,表示了真挚的惋惜与同情;对汉朝皇帝的任人唯亲,逼迫良将饮恨自杀,表示了极大的愤慨。

  44.置于书后之文谓之“跋”,也称后记。“后叙”,类似“后记”,是对前人为张许作传的订正、补充。这种文体,议论与叙事并重,笔法灵活。

  45.这句话讲了学问与经验的关系,意思是说学问和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天性,而其本身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,并接受经验的考验。这种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。

  六、分析题

  46.“一座大楼”象征壮丽而崇高的革命事业。“门槛”像征革命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。“一位姑娘”象征一往无前、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。

  47.《门槛》是散文诗。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。分行排列,似散文;重在抒情,有意境,似诗歌。

  48.莺莺自己是不愿意张生进京赶考的,这完全是莺莺母亲的主意。莺莺认为:“但是一个并头莲,煞强如状元及第。”她还认为母亲的做法是:为了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折鸳鸯在两下里。”莺莺对别离是又怨又恨的心情。

  49.“恨不得倩疏林拴住斜晖”,这就是情景交融。

  50.“听得道一声去也,松了金钏;遥望见十里长亭,减了玉肌。”这两处都是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。

  51.这段文字对沙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