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二(3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《国殇》(泛读课文)   《作家作品》   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。  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,发展了“楚辞”。   其主要作品有《离骚》,《九歌》,《九章》等等。   《国殇》选自《楚辞九歌》,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军。   <<课文讲解>>   一、本文主旨   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,英勇杀敌,义无反顾的场景,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,视死如归的精神,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的敬佩之情。   二、词语解释   

三、课文串讲

  全诗共分为三层。

  第一层,前八句,感叹人生苦短,忧思难忘;

  第二层,(青青子衿——心念旧恩)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。

  分为四小层。

  (1)(——沉吟至今)自己对贤才的思念;

  (2)(——鼓瑟吹笙)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;

  (3)(——不可断绝)贤才不易得,自己忧心不断;

  (4)(——心念旧恩)希望老朋友能前来,为自己举贤荐能。

  第三层,(月明星稀——)惋惜贤才未得明主,自己有广招人才的信心和统一天下的雄心。

  《学习要点》

  分析前八句的内容。

  前四句,感叹年岁已老,功业未成,“譬如朝露”用比喻手法,感叹人生苦短。接着四句,写政治抱负未得实现,心情苦闷,想借酒浇愁。

  分析诗中思贤若渴的情意。

  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,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由来已九的思念之情:“呦呦鹿鸣”借用来抒发诗人热烈欢迎贤才到来的情景。下面着重描写诗人求贤不得的惆怅和苦闷,设想众多贤才故友远道前来的幻影,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无比思慕的心情。

  作者描写贤才无所依托,殷切希望贤才来到自己身边,助己完成统一大业。

  诗中“月明星稀”四句,比喻当时贤才流散各地,无所依托。“山不厌高”四句,借用周公的典故,以周公自比,渴望得到更多的贤才,建功立业。

  重点掌握本诗运用比喻的手法。

  “譬如朝露”来比喻人生短暂;

  “我有佳宾,鼓瑟吹笙”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;

  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”比喻贤才没有明主可投;

  “山不厌高,水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自比周公,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。

  重点掌握善用典故的作用。

  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出自《诗经》,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真情;

  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萍,我有佳宾,鼓瑟吹笙”出自《诗经》,表达作者对贤才梦寐以求的思念;

  “山不厌高,水不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