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表

近年没有专门的题型考察修辞,但有可能出现在阅读分析题中,在写作也可以适当运用。常见的修辞方法有:比喻、比拟、借代、夸张、对偶、排比、设问、反问。学习修辞常
(一)代词可指代人、事、物等。与“之”不同的是,上古汉语中“其”时常隐含结构助词“之”的意思,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,因此通
副词作为副词,“乃”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,有时用法近于连词。表示顺承接续关系,可译为“于是”、“就”等。例如:(1)今尔出
起辅助作用的代词。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,“者”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,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,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,以指代一定的人、事、物,可在句中
代词“所”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,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。与“者”不同的是:(1)“所”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
“所以”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,主要有:意义比较具体,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、凭借、工具、方法等,可译为“用来……的…&
诸:合音词“之于”的合音(即取“之”的声母、“于”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。“于”古音同“乎”)。“之
则:连词,可以连接词、短语或句子,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。主要有:表示顺承接继关系,可酌情译为“就”、“于是”、“那么”等。例如:
于(於)介词。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: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、事物、内容等,可译为“对”、“向”、“到”等,有时也可不译。例如:(1
2011年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:其2011年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:乃2011年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:者2011年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:所2011年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