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文识记三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18课:《游褒禅山记》(王安石)   88、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   89、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也。   19课:《伶官传序》(欧阳修)   90、呜呼!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天下者,可以知之矣。   91、方其系燕父子以组,函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庙,还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,其意气之盛,可谓壮哉!及仇雠已灭,天下已定,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,

  18课:《游褒禅山记》(王安石)

  88、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

  89、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也。

  19课:《伶官传序》(欧阳修)

  90、呜呼!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天下者,可以知之矣。

  91、方其系燕父子以组,函梁君臣之首,入于太庙,还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,其意气之盛,可谓壮哉!及仇雠已灭,天下已定,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,仓皇东出,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,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,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

  92、书曰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

  93、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岂独伶人也哉?

  20课:《石钟山记》(苏轼)

  94、《水经》云:“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”郦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今以钟磬置水中,虽大风浪不能鸣也,而况石乎!

  95、至莫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。大石侧立千尺,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;而山上栖鹘,闻人声亦惊起,磔磔云霄间。

  96、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

  21课:《项脊轩志》(归有光)

  97、前辟四窗,垣墙周庭,以当南日,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,旧时栏楯,亦遂增胜。

  98、借书满架,偃仰啸歌,冥然兀坐,万籁有声,而庭阶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。

  99、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

  100、妪每谓余曰:“某所,而母立于兹。”妪又曰:“汝秭在吾怀,呱呱而泣;娘以指扣门扉曰:'儿寒乎?欲食乎?'吾从板外相为应答。”语未毕,余泣,妪亦泣。

  101、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

  22课:《五人墓碑记》(张溥)

  102、嗟夫!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,素不闻诗书之训,激昂大义,蹈死不顾,亦曷故哉?

  103、由是观之,则今之高爵显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,而又有剪发杜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,其辱人贱行,视五人之死,轻重固何如哉?

  104、不然,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,则尽其天年,人皆得以隶使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