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成考高起点语文文言文句式例解二(3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7年04月19日

摘要:  二、宾语前置   「1」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 格式:主+否定词「不、未、无、莫、毋、弗」+宾「余、吾、尔、自、之、是」+动   ①三岁贯汝,莫我肯顾(《硕鼠》)译文:“莫我肯顾”应理解成“莫肯顾我”。   ②时人莫之许(《隆中对》)译文:“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(这么看)”   ③秦人不暇自哀(《过秦论》)译文:“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”。   ④忌不自信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译文:“邹忌不相信自己”   ⑤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译文:“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,没有这样的事”   

笑话我了);望见谅(希望你原谅我)。

  「7」方位词、时间词作宾语时,有时也前置

  ①亚父南向坐(《鸿门宴》译文:“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”

  ②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(《秋水》)译文:“到达北海,向东看去,看不到水的尽头”

  三、状语后置

  我们知道,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,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。但在文言文中,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,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。

  (1)格式:动+以+宾

 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(《张衡传》)译文:“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”

  ②还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(《伶官传序》)译文:“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,禀告大功告成”

  ③请其矢,盛以锦囊(《伶官传序》)译文:“并请出那三枝箭,装进锦囊”

 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,(《伶官传序》)译文:“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”

 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(《齐桓晋文之事》)译文:“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”

  ①覆之以掌(《促织》)译文:“用手掌覆盖(蟋蟀)”

  (2)格式:动+于(乎,相当“于”)+宾

 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(《赤壁之战》)译文:“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”

  ②能谤讥于市朝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译文:“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”

 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(《五人墓碑记》)译文:“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”

  ④生乎吾前(《师说》)译文:“生在我的前面”

  ⑤风乎舞雩(《四子侍坐》)译文:“在舞雩台上吹风”

  (3)格式:形+于+宾

  ①长于臣(《鸿门宴》)译文:“(他,指项伯)比我长(大)”

  ②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(《张衡传》)译文:“虽然才能比世人高,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”

  四、定语后置

  在现代汉语中,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,一般放在中心词前,这种语序古今一致,在文言文中,除此情况外,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。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,用“者”煞尾,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。那么,在翻译的时候,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。

  「1」格式:中心词+定语+者

 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译文:“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”

  ②楚人有涉江者。(《刻舟求剑》)译文:“楚国有个渡江的人”

 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。(《赤壁之战》)译文:“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”

  ④四方之士来者。(《勾践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