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各级农函大16年走出60余万科技人才
- 来源:
- 江西成考网
- 发布日期
- 2006年05月19日
摘要: 17日,2006年福建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全省各级农函大面向农村,紧密配合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16年来,为全省各地源源不断输出60余万农民技术员、科技致富带头人。 省农函大副校长张彩珍介绍,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各地农民改变原本种养单一的局面,纷纷改种蔬果、花卉,养起了畜禽、水产品。为了满足各地农民对技术的需求,福建省各级农函大采取广泛联合、集中招生、办班到村等办学形式,根据各地
17日,2006年福建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全省各级农函大面向农村,紧密配合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16年来,为全省各地源源不断输出60余万农民技术员、科技致富带头人。
省农函大副校长张彩珍介绍,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各地农民改变原本种养单一的局面,纷纷改种蔬果、花卉,养起了畜禽、水产品。为了满足各地农民对技术的需求,福建省各级农函大采取广泛联合、集中招生、办班到村等办学形式,根据各地农村实际情况,开办了5个系27个专业的各类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。目前,全省农函大已拥有自主开发文字教材175门,音像教材89门,专兼职教师2000多名,已累计培训各类农民技术人员达66.5万人次。各地上了农函大,开了眼界,鼓了钱袋的农民数以万计。
将乐县万全乡杏溪村的杨永久,1999年参加农函大食用菌专业的学习,经过刻苦钻研,他成了万全乡食用菌种植能手。2002年在县科技开展的农函大“学员创大户,大户带小户”活动中,杨永久带动本村80%的农户发展起了食用菌,当年全村食用菌产值达420万元,人均增收3000元。他种植的鲍鱼菇、雪茸等新品种食用菌收入也达10万元。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,2002年,杨永久又走进了农函大参加村务管理专业的学习。2003年7月,村党支部换届,杨永久以高票当选杏溪村的党支书。如今,食用菌已成为杏溪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。
农函大的培训还提高了村主干管理乡村能力。近年来,农函大把村主干作为培训的重点,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村干部。去年,农函大在三明沙县举办了3个中专学历的教育班,在读学员99名。漳州市、南平市和福清市则先后开办了村主干乡村管理大专班,吸引了175名村主干就读。
为了能让贫困村的农民也能参加培训,去年,农函大开始在福建省部分贫困村实施“贫困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工程”。据统计,首批贫困村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在27个贫困村开办27个班,涉及8个专业,共培训了1166名农民。
 - 相关“福建各级农函大16年走出60余万科技人才”的文章
-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-03-08
-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!2018-02-25
-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-02-25
- 第3期: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-01-05
- 第2期: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-01-05
- 第1期:成人高考介绍2017-12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