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专业洋溢传统文化魅力(2)

来源:
江西成考网
发布日期
2011年05月24日

摘要:  从甲骨文、金文起步,继而演变为大篆、小篆、隶书,到东汉、魏、晋时期草书、楷书、行书等诸体基本定型,书法这门具有鲜明中国符号特色的古老艺术,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,直至今天仍散发着独特魅力。  书法专业从成教起步 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,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也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。时至今日,在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,书法专业已形成从专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培养体系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我国开设最早的书法专业,是以成人教育的形式出现的。 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室专职书法教师赵宏

仅靠毛笔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层次,便能形成意蕴深厚的黑白构成,所以是构成艺术;俗话说“字如其人”、“书为心画”,笔是书写者手指的延伸,通过笔划的徐缓、飞动、顿挫来体现情感状态,所以书法也是一门表现艺术。

  没有基础也可学书法

  一张白纸和一张写过字的纸,哪个更适合再次书写?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,有基础固然是好事,但如果之前练习的方法不正确,则还不如没有基础学得更好。即使学生没有书法基础,只要对书法有兴趣,同样可以学。

 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《书谱》中写道:“观夫悬针垂露之异,奔雷坠石之奇,鸿飞兽骇之资,鸾舞蛇惊之态,绝岸颓峰之势,临危据槁之形……”这些精妙传神的词语,是用来比拟书法的神妙景象。学习书法,即使达不到书法大家的水平,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。

  学习书法除了需要一定悟性,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。从实际教学情况看,有部分学生学习书法前并没有多少基础,但只要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,平时能拿出时间练习,同样能进步很快。相反,有的人虽然写了一辈子字,但如果不懂得欣赏好的作品并从中汲取精华,也不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。

  如果学生想学习书法,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怎样学,不断拓展自己的见识,提高眼力。看古人写的字,有时能感觉到是与古人在对话。写字时,有时“想”甚至比“写”还重要,在已掌握各种笔划写法的情况下,知道在字上运用什么笔划和技法更为重要。比如写篆书时,书写者要知道每一笔的具体运笔方法。这就要求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,知道好的书法好在哪里。